非洲能提供一个环境,让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回归它的初心——创造可以解决饥饿、贫困和疾病等全球紧迫性问题的技术...
非洲,是一块充满希望的土地。它拥有最肥沃的土壤,似乎无论什么东西,都能在这里生根发芽。但人们印象中的非洲似乎也都是贫穷和落后的,和科技,人工智能一点也扯不上边,但其实,世界的科技领域,早已盯上了非洲这块肥沃的土地。
在过去的几年间,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科学蓬勃发展,特别是在AlphaGo大杀四方的那段时间,人工智能的崛起引起了人们空前的关注。
其实,人工智能早就已经开始被广泛的应用在食品安全、卫生保健等领域。而非洲人工智能行业的发展,虽然受到基础环境恶劣,交通不便利等问题的制约,但这些恶劣条件,其实都没有成为非洲人工智能发展的阻碍。
2013年,一个科技行业从业者和研究人员组成的区域地方团体启动了名为Data Science Africa的年度研讨会,旨在共享资源和想法。2017年,另一个科技团体成立了Deep Learning Indaba组织,该组织目前已经在非洲大陆54个国家中的27个设有分会。
2013年底,美国IBM Research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开设了第一家非洲办事处,2016年,它在南非约翰内斯堡开设了第二家办事处。
2018年6月,谷歌于加纳首都阿克拉开设其在非洲的首个 AI 中心。并且明年ICLR人工智能研究会议也将在埃塞俄比亚的亚的斯亚贝巴举办。
谷歌 AI 资深员工 Jeff Dean 和研究科学家 Moustapha Cisse 在一篇博客文章中写到: 近年来,外媒目睹了欧洲大陆对机器学习研究的兴趣变得越来越浓厚。而在坦桑尼亚举办的 2017 非洲数据科学大会、在南非举办的 2017 深度学习研讨会、以及在多国举办的 2018 IndabaX 大会,都显示了非洲计算机科学研究界在此类兴趣上的持续增长。 《麻省理工科技评论》中的文章《The future of AI research is in Africa》中指出,因为人工智能领域相对缺乏多样性,在许多方面与现实世界脱节。而非洲能提供一个环境,让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回归它的初心——创造可以解决饥饿、贫困和疾病等全球紧迫性问题的技术。 谷歌驻加纳的AI总监Moustapha Cisse说:“研究不能脱离当地环境。非洲面临的挑战在很多方面都是其他地方不可取代的,因此我们才有机会探究其他地方的研究人员可能无法探索到的问题。” 对任何寻求挑战和寻求技术突破的人来说,非洲才是他们应该去的地方。也就是说,在非洲解决同样的问题,会需要面对更多独一无二的来自自然与社会环境的挑战,而我们的人工智能恰好能够在这些地方发挥作用,解决人们面临的实际问题。极具挑战性的环境,恶劣的基础设施建设,虽然是非洲的劣势,但也是它对于人工智能独一无二的优势。 而且在某种程度上,人口结构决定命运:非洲60%人口的年龄在25岁以下,并且有越来越多的学生正在寻找计算机科学和机器学习方面的职业。大学也正在努力满足这一方面需求。在南非,2011年成立的人工智能研究中心(CAIR)运营着一个研究网络,该网络在五所大学设有节点。非洲的许多大学,都在积极鼓励学生就读人工智能专业,也开设了这样的专业课程和研究中心,为后续的科学发展积蓄能量。 人工智能的竞争十分激烈。在去年的NeurIPS大会上(世界上最杰出的人工智能大会之一),来自尼日利亚的人工智能学者Afonja因为自行开发的应用程序ChowNet获得在Black in AI 作坊上的演讲机会。而这次会议对于非洲来说里程碑式的:自31年前此大会成立以来,2018年是该大会首次接受非洲机构的研究论文在NeurIPS的主会场发表。 可惜的是,Afonja因为签证问题,未能出现在大会现场,只能通过视频出席这次的大会。 那些不欢迎非洲人工智能研究人员参加人工智能会议的国家不久将会十分后悔。虽然绝大多数顶尖的人工智能基地仍在硅谷、伦敦和深圳等地,但对人工智能人才的争夺是真实存在的,并且现在人们已经开始注意到非洲人工智能发展的可能性。 非洲具有人工智能的“初心”,他们需要创造可以解决饥饿、贫困和疾病等全球紧迫性问题的技术,并且非洲也是这些技术的实验田。提高金融服务的包容性、改善长期粮食安全问题,提高政府运作效率,这些都是开发人工智能可以帮助非洲做到的。 并且,非洲不缺科研人才,在非洲你会发现这里比其他任何地方的人才都多。这里的年轻人数量极其多,这里的科技能量也非常惊人。在某一天,当他们开始有能力实现非洲大陆的变革,非洲大陆的未来绝对超出你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