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心里也有这个疑问,答应我,请一定认真看完这篇文章。看完以后相信你对各行各业青睐什么样的产品,心里会感觉有了点眉目...
“非洲什么好卖?”
好问题。这个问题认真解答起来,三天三夜都讲不完。
如果你心里也有这个疑问,答应我,请一定认真看完这篇文章。看完以后相信你对各行各业青睐什么样的产品,心里会感觉有了点眉目。
以肯尼亚为例,先来对非洲的城市和农村建立一点基础印象。

非洲大部分国家贫富差距都比较大,问题比中国严重。其中肯尼亚是非洲相对较为富裕的国家(南非和阿拉伯文化的北非除外)。
肯尼亚首都内罗毕还好,在我们的观念里觉得一个城市该有的东西它基本都有。
在内罗毕最繁华的地方,街道也有一些发达地区的影子。整洁干净,绿化合理,建筑高高低低错落有致,车辆熙熙攘攘,街边都是商业广告牌和广告灯箱。

商场
非洲富裕的人不多,但经商、从政、接受高等教育后进入国际知名公司工作,都能给他们带来不菲的收入和较高的购买力。

略微老旧一点的街区

比较拥挤,能感受到浓郁的商业气息,道路两旁不乏国际知名品牌的广告。交通相对少了点秩序,公交、摩的、行人都显得比较随意。
能拥有一个像下图这样占了3个门面并且还有橱窗的店铺,说明生意做的很不错了。


即便是城市居民,大部分人也更愿意在这样的市场上消费。和我们二十年前很容易见到的那种街市一样,东西的价格都很平民。
二手货在这边非常受欢迎,有不少规模不小的专卖二手商品的市场,样子看起来也差不多是这样

这里摆地摊的也不少。在马路两旁地上铺一块布,放上售卖的商品,小生意就做起来了。
另外,直接把商品挂在身上或者拿在手上边走边卖的人也很多。当有人开车路过的时候,他们会望向车里或者趴在车窗外问你要不要买。如果在容易堵车的路段,路边大概能看到几十个这样的生意人,一点也不夸张。
上面这些都是在城市地区能看到的景象。而在乡村地区,店铺大多长这样:


家具店

杂货店
上面看到的M-PESA是肯尼亚非常有名的手机支付平台,用户不需要开通网络使用,只通过通讯信号发送一条简单的短信就能实现付款或转账。而街边这种小店可以帮用户充值。给现金店主,店主就能帮你把金额充到你的账号里。手机号就是账号,非常好记。

酒吧
即使资金有限,给自己的店铺涂上鲜艳的颜色是一定不能少的事情。似乎不涂颜色,人家就认不出这是一家店铺来着。肯尼亚人对鲜艳的颜色应该是情有独钟的,很多东西都是花花绿绿:服装、店面、甚至是公交车。
说到颜色鲜艳,不得不提这里的公交车。下面开始说说交通。
非洲很多国家不但有公交车,而且非常酷炫,是这个样子的:

这种车叫Matatu,有着异常鲜艳的涂鸦。正宗的Matatu车里应该还播放着劲爆的音乐。十几年前,政府出于交通安全考虑禁止公交车涂鸦,所有公交车都必须是:白底,腰部涂黄条。但大约三年前,禁令又被取消了,于是现在两种车都能在路上看到。

摩托车店

价格低廉、农村道路差、城市道路拥挤,都是让摩托车风靡的原因。在非洲很多地方,摩的的效率比轿车要高出许多。但大多数时候大家还是愿意坐公交车,因为摩的价格更贵一些(即便中国也是如此)。
非洲消费高薪水低,你们一定好奇知道他们平时吃什么。
肯尼亚当地人吃两种主食。

一种叫Ugali,是一种看起来像米饭但是实际是玉米粉的食物。
在餐馆里,Ugali通常搭配青菜+牛肉/鸡肉/炸鱼作为一份餐来卖,需要200先令(约13元人民币),只有白领才能经常这样吃。普通工薪阶层不会在一餐饭上花这么多钱。


因为曾经是英国殖民地,肯尼亚人和很多欧美人一样,不太在意中午吃什么。很多人中午不吃,或者吃一点水果就好。正好,这样在吃上就不需要太多开销。
除了这两种以外,米饭也吃,但米饭不如这上面两种受欢迎。
当地普通人容易吃到的菜的种类不多,荤菜常吃:牛肉、鸡肉、鱼、鸡蛋、烤肠;素菜就比较惨了:土豆、洋葱、西红柿、外加一种叫不上名字的绿叶蔬菜。其他蔬菜和肉类也有,但是价格比较贵,大家平时不吃。
像这样卖鸡蛋和烤肠的小摊很容易在路边看到。老板会把鸡蛋或烤肠中间切开但不切断,然后夹上西红柿和少量洋葱混合的菜丁,再撒点盐。味道很不错。

非洲本地水果特别便宜,气候原因让这些水果生长得特别好,非常好吃。于是在很多比较贫穷的地方,人们会拿香蕉/芭蕉当主食。炸或烤,天天吃,热量非常高。所以很多人贫穷且胖着。图里是卖相比较好的炸香蕉,卖相不好的,看起来比较没食欲。

肯尼亚会有一些本地的连锁餐厅,人均价位和国内差不多,在50-200之间。JAVA HOUSE是其中比较有名的餐厅,供应牛排、咖啡等常见的西餐。
看到这里,很容易猜到肯尼亚人的住房大概是什么样子了。
富人住宅区同样和发达地区类似,有公寓有别墅。

内部装修这种档次的算比较豪华(但不算最豪华)的住宅。可能对于我们来说,这间屋子用的建材和家具都不是贵价品,但可以看出来主人有非常用心地去装饰这间屋子。

中档住宅大约是这样。近几十年的人口暴增让非洲各国住房压力都非常大。肯尼亚的城镇居民大概需要花费月薪的30%-40%用于支付住房费用。

经济条件最差的人群住的就是这幅图里下方的那种棚屋。农村也多是这种。
住在棚屋里,自来水是没有的,烧饭也是用木炭或柴。当禁止伐木的禁伐令再次被提起的时候,市场上木炭价格疯长,足以证明民众对木炭的庞大需求。
在乡下,直接趴在地上玩对于小朋友们来说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不过好的方面是,现在很多小朋友有了不错的健康意识,知道水要烧开或过滤后才能饮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