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我国“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发展机遇,非洲正成为继东南亚和南亚之后的又一片吸引制造业投资的沃土...
伴随着我国“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发展机遇,非洲正成为继东南亚和南亚之后的又一片吸引制造业投资的沃土。
对纺织服装业来说,非洲国家通过吸引外来投资进行产业合作具体有哪些优势?我国制造业在技术和产能转移过程中要考量哪些问题?本文将对企业关注的这些问题提供解析。
在“中国对非洲可持续发展投资论坛”上,中非发展基金总裁石纪杨抛出了这样一组数字:非洲有54个国家和地区,一半以上可耕土地,11亿人口,25岁以下的青壮年占总人口一半以上,每年有1000万新增劳动力。2000年以来,非洲GDP增长连续10年保持在9.5%以上。非洲将成为下一个世界经济增长极。作为中国第一支对非投资基金,2007年6月启动以来,中非发展基金已累计投资了36个非洲国家的86个项目,投资总额超过34亿美元,同时带动中国企业对非投资超过160亿美元。北京市贸促会会长熊九玲补充道:“中国连续7年稳居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国的位置。现有3100多家中国企业在非洲投资兴业,投资额达320多亿美元,提供了10多万个就业岗位。”非洲国家潜在的市场空间,引发了中国企业空前的投资热情。
对非洲国家而言,由于对美国与欧盟两大全球主要出口市场享有优惠政策,因此这一优势成为非洲国家吸引外来直接投资的主因。联合国国际贸易中心市场分析师茱莉亚·斯皮斯指出,非洲除了具备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外,所有在非洲投资生产的产品,若出口到欧美国家,较少涉及关税和配额限制。在美国对非洲提供的《非洲增长与机遇法案》框架下,非洲37个国家的6400种产品对美国出口可享受关税减免优惠。此外,欧盟与非洲国家签有《经济合作伙伴协定》,按照协议,非洲80%的产品对欧盟出口可享受零关税。

就出口优惠政策,据在埃塞俄比亚投资较大的中国企业华坚集团董事长张华荣举例说:“中国服装和制鞋企业到非洲投资,可享有不同于中国出口关税的待遇。比如,一件衬衣从非洲出口到欧美是零关税,而从中国出口到欧洲是12%的关税,出口到美国是19%的关税。”张华荣还点赞当地政府的努力。他说:“刚到埃塞俄比亚时,从中国运输货柜到埃塞俄比亚需要平均5个月,现在1个月就能到,运输成本原来是6%,现在降到了4.2%。而从中国运输货柜到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只需要25天,运输成本仅是2.1%。为实现埃塞俄比亚2025年成为非洲制造中心的目标,当地政府铆足了劲为企业提供优良的营商环境。”
对中国投资者而言,最关心的普遍集中在非洲国家的政治环境、社会治安、基础配套、生存质量、劳动力素质,法律规范性等问题,还有非洲国家对保护本土资源和自然环境提出的一系列限制要求。
当前,多种原因促使非洲被贴上战乱、疾病、饥饿的标签,非洲仍有20多个国家处于世界最不发达国家行列。然而,非洲国家之间贫富悬殊,国情差别较大。相对而言,埃塞俄比亚、肯尼亚、莫桑比克和赞比亚在非洲都是政治相对稳定的国家。根据联合国与美国一所大学发布的全球幸福指数报告显示,赞比亚在非洲的幸福指数排名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