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元素飘香海外

阿联酋迪拜正在建设世界上最大的人造岛“世界地球岛”,一位中国温州商人胡宾日前出资2800万美元,买下了其中的“上海岛”,成为中国企业在迪拜投资的最大项目之一。“上海岛”将移植再现上海的黄浦江,即在岛心开挖一条“S”形海河,并在海河两旁引入外滩、陆家嘴等上海...

     阿联酋迪拜正在建设世界上最大的人造岛“世界地球岛”,一位中国温州商人胡宾日前出资2800万美元,买下了其中的“上海岛”,成为中国企业在迪拜投资的最大项目之一。“上海岛”将移植再现上海的黄浦江,即在岛心开挖一条“S”形海河,并在海河两旁引入外滩、陆家嘴等上海标志性景观和商业建筑。

  当然,在海外播撒“中国元素”的不止胡宾一人。盛大网络公司在今年的一次产品发布会上表示,将着力开发一批具有中国文化元素的网络游戏,以此拓展海外市场;在今年的俄罗斯“中国年”期间,俄文版《少林功夫》一书受到热捧……中国文化,正越来越多地在海外引发“眼球经济”。

  中国花园频频“出口”

  作为上海与友好城市汉堡的合作项目,汉堡—上海欧洲旅游中心今年10月奠基,到明年底建成后,汉堡市民足不出城,就能感受豫园湖心亭品茶、九曲桥上游玩的上海风情。

  中国花园“出口”国外的先例,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已出现。1985年,以苏州网师园为蓝本设计的“明轩”,在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建成,成为第一个走出国门的中国园林。迄今,美国、加拿大、日本、新加坡、法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向中国“进口”了苏州园林,如美国佛罗里达州的锦绣中华园、加拿大温哥华的逸园、马耳他静园、新加坡的蕴秀园等,均汲取了苏州古典园林的神韵。近日,新西兰达尼丁市华裔多年前设立的“中国花园基金”也有了实质性进展———在中国厂房内已建造完成的一座中国花园,将整体拆卸,所有“零件”经编码后被装进150多个集装箱,运往达尼丁,在当地再行组装。预计明年4月,这个被期许为“南半球最纯正的中国花园”将对外开放。据媒体称,新西兰总理克拉克为支持该项目,还宣布拨款370万新元进行扶持。

  “文化元素”蕴含商机

  中国文化,让众多外国人如痴如醉。对此,豫园商城品牌管理部张雄深有感触。他告诉记者,2004年的“中法文化年”,豫园在法国里尔市用砖木复制了豫园标志性景物湖心亭,待文化年结束,豫园方准备将湖心亭拆下时,竟遭当地市民强烈反对,如今,这个临时性建筑湖心亭仍被保留在里尔原地。同样,2005年奥地利总理许塞尔来到豫园,他对中国剪纸艺术颇有兴趣,并在现场完整剪下一个“喜”字,他还当场拍定,在其任期内一定会邀请豫园的手工艺赴奥地利展演。去年,许塞尔果然兑现了承诺!

  尝到甜头的豫园商城索性专门成立起文化传播公司,组织民间手工艺人在国内外展演,近5年来,在国内已进行了500余场展演,其中80%来自国内外资公司的邀请。当然,海外的市场更诱人。豫园文化传播公司总经理丁文莉告诉记者,早在2003年底,豫园就试探性地向马来西亚云顶娱乐城“输出”中国民间手工艺展演,在当地引起轰动,媒体纷纷报道,认为中国文化给当地带来了人气。此后,初战告捷的豫园又一路出征日本、法国、奥地利、俄罗斯市场。

  丁文莉说,中国元素在海外的受宠程度出乎意料———在日本爱知世博会上,中国剪纸被作为赠品发送,竟引来众多排队者,有些日本老太甚至天天排队来领赠品,当被告知剪纸已发完时,她们甚至掏出自带的纸张问:“就剪在上面行不?”在德国,老外对中国“糖画”爱不释手,对于粘稠的糖液能演绎出如此丰富的造型惊讶不已,久久舍不得下口。

  文化亟需阔步“走出去”

  上海社科院思想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徐清泉告诉记者,对中国文化元素国人都习以为常了,但一放到异域,便顿时显现其稀缺性。眼下,国内一些思想前卫的企业家已意识到,“中国元素”作为一种商机,具有意想不到的“墙内开花墙外香”的效果。如“女子十二乐坊”,当年虽成功登上春晚舞台,但并未一夜成名,后转战日本市场,却迅速走红。如今,“女子十二乐坊”在国内的名气也与日俱增。有人认为,“女子十二乐坊”是走了“出口转内销”的途径才红起来的。

  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尹鸿认为,主流文化在经历一段时间之后,容易产生所谓的“审美疲劳”,需要进行调整,这种调整来自于差异文化。在发展差异文化当中,外国人可能已先于中国人意识到“中国元素”的商机。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如眼下不少西方国家纷纷建设“中国城”,这种集商贸、旅游、餐饮、购物于一体的经济业态在当地备受欢迎,德国科隆市2005年就开始在黄金地段筹建一座“新中国城”,从而改变了德国没有唐人街的历史,德国勃兰登堡州的小城奥拉宁堡市的议会最近也通过了建立一座大型中国城的投资计划,以增强小城的吸引力。

  徐清泉发现,相比西方对于“中国元素”的追捧,中国人对自家文化却疏于包装。他认为,目前中外文化贸易逆差很大,如《花木兰》等动画片,取材于中国,却由美国Disney公司出品。“中国文化主动出击的力度还远远不够,这可能同相应的文化宣传在海外的送达率较低有关。此外,我国专门为文化出口的创作及中介机构也需广泛培养。”尹鸿则表示,“海外已成为中国文化成长的新空间,我们并不怕中国元素被海外‘利用’,最根本的在于交流,若国外对中国元素的需求越大,中国人参与创作的空间也就越大!”


[责任编辑:gulfinfocul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