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财年印度与中国进出口特点

印度未来可以对外输出劳动力或发展服务外包,医疗看护产业也将在印度快速发展,带来房地产、教育和健康等相关服务业的发展,服务业将成为印度经济增长的发力点。...

8月1日,印度《经济时报》报道,2016财年,印度对中国贸易逆差从前一财年的484亿美元增长至526亿。双边贸易额从723亿美元下降至707亿。
   商工部部长希塔拉曼(Nirmala Sitharaman)称,贸易逆差的扩大是由于中印双方相互进口需求的变化。政府已经采取措施,通过扩大贸易范围,重视制造品、服务出口,解决市场准入和非关税壁垒等来振兴出口。
   印度从中国主要进口电信设备、电脑硬件、电子元件、化学医药原料等。向中国出口主要是矿石、原料皮、钢铁、塑料和棉花等。

   采购经理指数创4个月来新高
   据印度《教徒报》8月1日报道,7月印度采购经理指数继续保持上升势头,从6月的51.7升至51.8,创4个月来新高。
   有经济学家称,就7月制造业产出和订单强势增长看,今年下半年印度制造业将逐步从二季度的疲软中走出。

   饲料行业情况
   印度《经济时报》7月29日报道,受近年干旱气候及玉米和大豆等饲料主要原料价格不断攀升的影响,为畜禽和水产养殖业提供服务的印度饲料行业的利润遭到了很大挤压。
   由于跨国公司的激烈竞争,印饲料行业无法把原料成本上涨直接转嫁给饲料用户,造成150亿美元产值的国内饲料行业倍感利润下滑的压力。
   有分析师指出,嘉吉、正大、戈德瑞等大中型饲料生产商均承受饲料原料价格上涨的压力。业内人士称,饲料原料价格上涨不仅是供需缺口,还是贸易商哄抬的结果。过去4个月的原料价格上涨使饲料厂家每吨利润减少20-25%。
   印度是动物饲料的全球第五大生产国,年产量高达2,943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为8%。

   数字经济情况
   《印度经济时报》7月28日刊登了印度政治活动家南丹·尼勒卡尼(Nandan Nilekani)6月23日在班加罗尔2016年微软智库论坛上发表的演讲。他指出在全球需求疲软、贸易增长乏力和贸易壁垒频发的当下,由广阔的统一市场、年轻化的劳动力和快速发展的数字平台支撑的服务业将推动印度经济做大做强。
   在全球化出现困境和英国“脱欧”等事件的共同影响下,保护主义在全球蔓延。但由数字经济发展带来的积极因素也支撑着印度服务业的发展,比如,印度智能手机年销售额现约1亿部,到2020年保有量将达7亿部;拥有3.32亿网民,已成为全球第二大互联网市场;2014年以来,已有2.9亿个银行账户与网络身份识别平台Aadhaar关联,几十亿美元资金通过这一互联网支付平台流动,印度央行也将推行统一的移动支付接口;此外,以亚马逊、Flipkart和优步为代表的新一代互联网平台兴起,也吸引了大量就业。
   南丹也指出,由于税制复杂和缺少冷藏储存等基础设施,印度制造业和农业相对分散,竞争力较弱。相比之下,服务业是劳动密集型,而印度又是全球年轻人口最多的国家,劳动力可以自由流动,因此拥有发展服务业的优势。他预测,印度未来可以对外输出劳动力或发展服务外包,医疗看护产业也将在印度快速发展,带来房地产、教育和健康等相关服务业的发展,服务业将成为印度经济增长的发力点。

   拟投入1270亿美元实现铁路现代化
   据《印度经济时报》网站7月25日报道,印度铁道部计划投入8.6万亿卢比(约合1270亿美元)完成境内铁路的的现代化改造,包括更新铁轨,更换速度更快的列车,以及翻修站台等基础设施,其中,2023年前将投入150亿美元建造并实现高速铁路运营。
   铁道部部长苏里什·普拉布(Suresh Prabhu)介绍说,为实现这一目标,铁道部未来5年将发行2.5万亿卢比(约合370亿美元)债券。2014年以来,已发行6380亿卢比和8亿美元债券,由于新任印度央行行长尚未确定,印度货币政策变得稳健,因此近期卢比债券回报率以由发行之初的8.88%降至6.08%。


[责任编辑:gulfinfo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