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2020年将有这些变化 你不容错过

上海启动万家公益基地建设计划,全面建设“公益之城”。在昨天的第六届上海公益伙伴日活动现场,首批28家公益基地获得命名。...

上海计划2020年前建成万家公益基地

上海启动万家公益基地建设计划,全面建设“公益之城”。在昨天的第六届上海公益伙伴日活动现场,首批28家公益基地获得命名。据悉,上海计划在2020年前建成至少万家公益基地,通过基地对接公益服务与公益需求,展示公益文化,支持公益创业等。此外,公益基地还将推出公益护照制度,对志愿者的公益服务和公益捐赠进行权威记录。

上海2020年将形成18条轨交线路

申通集团日前发布新消息,至2020年,本市将形成18条线路,500余座车站的轨交网络。其中,5号线南延伸、8号线三期、9号线三期和17号线有望于2017年底通车试运行;10号线二期、13号线(长清路-张江路站)于2018年底前通车试运行;而14号线、15号线、18号线将于2020年底前建成通车试运行。

上海2020年将建区级体育中心23个

   十三五”期间,上海的健身环境将不断优化,同时将推行“社区主动健康计划”助推健康上海建设。这是昨天在上海体育学院举行的首届社区体育(上海)论坛传出的信息。

  到2020年,上海将建成区级体育中心23个,新建市民多功能运动场150个、市民足球场100个、市民健身步道300公里和市民自行车绿道610公里,40%的街镇建有社区市民健身中心,逐步形成15分钟社区体育生活圈。2017年年底,将基本实现从杨浦大桥到徐浦大桥45公里滨江岸线贯通开放,规划建设亲水道、跑步道、骑行道三条连续的步道,让市民增加亲水近水的健身体验。

上海将建100公里地下管廊

   《上海市城乡建设和管理“十三五”规划》昨日发布,上海至2020年将建设100公里新型地下综合管廊。届时“地下苏州河”、“地下物流大通道”等或首次亮相,通过打造“立体城市”,加强城市综合管理,改善市民交通、居住条件。

  最新规划中提出,本市将推进地下空间和综合管廊建设。其中包括开展地下空间竖向分层规划,结合道路新建改建、轨道交通建设和城市更新等,因地制宜推进城市综合管廊建设,“十三五”时期,建成地下综合管廊100公里。

静安:2020年建成集聚发展示范区

静安区“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未来五年静安将大力发展“5+X”产业:即重点发展商贸服务业、金融服务业、专业服务业、文化创意服务业、信息服务业,积极培育健康服务、养老服务、文商旅融合、节能环保、智能制造、互联网+等新兴产业。“这些产业具有前瞻性,是上海这类大城市中心城区服务业未来发展的方向。”静安区发改委主任董珞说。在他看来,上海中心城区寸土寸金,发展服务业是必然选择,但仅有数量上增加并非可持续之道,还要寻求能级上的提升。静安区已在“十三五”规划提出,力争到2020年,在服务业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上取得重大突破,基本建成国际性、知识性、创新性、融合性的服务业集聚发展示范区。

大虹桥商务区十三五规划:打造15分钟生活圈

大虹桥的未来将宜商、宜业、宜居。记者从日前举行的虹桥商务区发展“十三五”规划专家点评会上获悉,到“十三五”时期末,虹桥商务区常住人口达到50万,总就业岗位数达65万左右,届时,大虹桥不仅是车水马龙的亚太交通枢纽,也是各类高端、时尚会展会议举办的中心;同时,生活、工作在大虹桥的人们将享受“15分钟体育健身服务圈、15分钟医疗卫生服务圈、15分钟休闲娱乐圈、15分钟文化活动圈”。

杨浦:未来五年将打造创新之城

过去五年,杨浦实现了怎样的目标?未来五年,杨浦将绘制一张怎样的蓝图?杨浦的目标是加快建设上海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深化“三区联动”、“三城融合”,建成高水平的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国家创新型示范城区、国际大都市中心城区,让杨浦人民生活更美好。

虹口: 未来城区空间优化一览

过去五年,虹口的经济发展呈现稳中有进、量质齐升的新局面。区级财政收入突破百亿元,五年翻了近一番,区域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产业结构更趋优化,现代服务业体系不断完善,绿色环保产业稳步发展,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金额达到58.2亿美元,比五年前翻了一番。

  未来五年,虹口作为上海中心城区的核心区,发展也到了爬坡奋进的关键时期。正值“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开展之际,全区干部将以非同寻常的特殊精神状态,心无旁骛、埋头苦干,更加注重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更加注重改革创新,更加注重文化强区,更加注重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上海建魅力滨江 打造活力宝山

过去五年,宝山通过深度融合、加快转型发展,逐渐实现了一个老工业区的华丽转身,走出了一条由黑变绿、由重变轻的转型之路。吴淞口国际邮轮港成为亚洲第一、全球第五邮轮母港,成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今后五年,宝山的蓝图已清晰可见:在全面完成“十三五”规划任务的基础上,努力打造宝山“两区一体化升级版”,着力成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承载区; 建设城市功能转型的最佳实践区;聚焦破除城乡新老二元结构,坚持宜居、宜业、宜游相协调,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着力迈向更高水平的城乡一体化,全面建设体现上海国际大都市发展水平的现代化滨江新城区,共建共享“魅力滨江、活力宝山”的幸福生活





[责任编辑:gulfinfoyvon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