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千年的咖啡古国埃塞俄比亚,探寻来自日晒的芬芳!

公元7至9世纪,埃塞俄比亚咖啡传进也门;公元17世纪,伊斯兰剑又将也门咖啡引进印度。18世纪荷兰、法国和英国列强,夺取也门和印度咖啡并移植到印尼、波旁岛、聖海倫娜岛和中南美洲等“新世界”阿拉比卡均取种于“旧世界”。如今埃塞俄比亚、也门和印度,这三大咖啡古国仍...

公元79世纪,埃塞俄比亚咖啡传进也门;公元17世纪,伊斯兰剑又将也门咖啡引进印度。18世纪荷兰、法国和英国列强,夺取也门和印度咖啡并移植到印尼、波旁岛、聖海倫娜岛和中南美洲等“新世界”阿拉比卡均取种于“旧世界”。

埃塞俄比亚、也门和印度,这三大咖啡古国保有传统的日晒处理法,味谱振幅最大;“地域之味”从粗糙的土腥、木头、皮革、榴莲、药水和豆腐乳的杂味,到迷人茉莉花香、肉桂、豆蔻、丁香、松杉、薄荷、柠檬、柑橘、梅果、杏桃、巧克力、麦茶和奶油糖香……千香万味,优劣兼备,构建爱恨交加的古早味谱。

埃塞俄比亚是人类和阿拉比卡的摇篮,东非大裂谷从北贯穿,南抵肯尼亚与坦桑尼亚。埃塞俄比亚虽处热带地区但海拔较高,气候比非洲各国凉爽,水资源丰沛,物种繁浩,百花盛开,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即“鲜花”之意。自古以来,埃塞俄比亚百姓认定“鲜花”之都亚的斯亚贝巴,是亚当与夏娃偷尝禁果被上帝逐出伊甸园之处!

种咖啡、炒咖啡、泡咖啡是埃塞俄比亚独有的文化传承。农民习惯在田里混种咖啡、谷物、蔬果等现金作物,并将晒干的咖啡果子储藏起来,一方面当通货使用,缺钱时可以拿出来变现;另一方面可供各种风俗活动使用,开心的事都要以咖啡庆祝一番。

喝的时候,主人直接捣碎干的咖啡果子,取出里面的咖啡豆,直接在客人面前焙炒泡煮,这是一种咖啡文化的沉淀。不像别的咖啡产国,为侵略者种咖啡,咖啡文化基础不如埃国扎实。

90年代以来政府为国家经济,保出口,限内销,使得埃国国内售价高出外销价一至两倍,直接抑制了老百姓的咖啡需求。贵为世界第三大阿拉比卡产国,却要省吃俭用咖啡以赚取更多外汇,也体现出了咖啡古国的无奈与心酸。好在近些年来咖啡产量剧增,政府稍稍放松控制措施,有效缓解百姓咖啡瘾。


[责任编辑:gulfinfocz]